许炎和他的欧计斯,“刷手指”刷向世界顶级水平

发布时间:2015-08-19

许炎

上海欧计斯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上海欧计斯软件有限公司——

 

    “刷手指”刷向世界顶级水平

    

 

    图① 欧计斯一名员工正在第一代立式静脉认证装置前“打卡”下班。

 

    图②、③ 欧计斯开发部部长邵猛正在演示第三代智能静脉装置。 本报记者 沈则瑾摄

 

    8月10日,记者来到上海欧计斯软件有限公司采访,这家只有100多人的高科技小企业研制开发成功的智能静脉认证装置,比手持POS机大不了多少,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自主研发,坚持打造世界顶级技术

 

    随着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愈发重要。但无论是密码还是智能IC卡,都有被破解、被复制或者被偷盗的风险。于是,人们将视线转向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随地使用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最早起步的是指纹识别技术,但对环境要求高,对手指湿度、清洁度敏感,容易仿冒等,成为该技术一道道迈不过去的坎。经过不懈创新,现在,人们启用了比“刷脸”、“刷虹膜”更便利、精准的指静脉识别,即利用手指内的静脉分布图像来进行身份识别。

 

    据欧计斯开发部部长邵猛介绍,数据显示,目前社会上应用比较广泛的指纹、面部识别的误识率分别约为0.001%和1.3%,静脉识别和虹膜识别的误识率均仅有0.0001%。而静脉识别之所以有那么高的精确度,是因为人体内部静脉的生物特征比指纹、面部这些表面的生物特征更为复杂,而且不容易受光线变化等外部影响。欧计斯的静脉认证技术误识率控制在0.000005%,远低于市场上静脉识别技术的平均误识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早在1997年,日本和韩国就已推出静脉识别产品,目前被广泛应用在公共领域的认证设备上。国内对静脉识别技术的研究较晚,2004年后才开始,并没能开展产品化。因此,在欧计斯的产品出现前,国内市场上的静脉识别产品都是进口产品,价格奇高不说,对国家信息安全也带来隐患。

 

    今年4月,欧计斯研制成功的第三代智能静脉认证装置刚刚面市,日本羽田国际机场便采购了一批,用于其内部安全管理。最早涉足该领域的佼佼者日立和富士通都是日本本土品牌,能够让羽田机场接受一个中国小企业的新产品,可以想象欧计斯的产品有着怎样过硬的竞争力,才打开了通向海外市场的大门。现在,新加坡、缅甸的机场,以及国内一些对安全要求高的银行和大企业也纷纷前来和欧计斯洽谈合作,就连2020年东京奥运会组委会也闻讯赶来和代理商洽谈。欧计斯董事长兼总经理许炎说,“我们瞄准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而是如何打造中国自主研发、达到世界顶级水平的技术,这值得我们花很多精力去做好。”

 

    不忘初心,开拓安全认证广阔市场

 

    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许炎在日本大阪大学毕业后,在富士通研究所任职研究员。2001年,怀揣着回国创业的热情,他在大连创办了通华科技(大连)有限公司,2007年又回到家乡上海,在长宁区慧谷白猫科技园创办了欧计斯。两家公司均从事系统集成、软件定制以及软件外包的开发。许炎说,他们很幸运,即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时,企业生存也不成问题。他不忘创业初心,“两家公司一直坚持自主研发,不仅是纯软件开发,还坚持做一些产品的开发。到现在,指静脉认证产品可以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为何能坚持下来?许炎说,“指静脉认证产品最好的技术来自日本,但日本企业似乎并不太看好这个市场,我感觉信息安全产品在国内外都应该有市场,就坚持下来了。我们也尝试做过无线射频标签,做过其他手持智能终端,但真正打开海外市场的是指静脉认证产品。”

 

    被许炎笑称“很土”的第一代立式静脉认证装置于2007年出品,外观有点像银行、邮局等的大堂取号机。到现在,欧计斯的前台还“站”着一台第一代产品用于职工打卡:将手指伸进一个小孔,不到2秒钟就“过”一个。“刷的不是指纹,是手指表皮下的静脉分布及血液流动。”邵猛说。“静脉分布及血液流动”意味着能“过”的不仅是“唯一”的那个人,还得是活生生的人,想弄个指模来闯关?没门。

 

    医禁应用,到进入社保、医疗、校园、金融、社区等领域,欧计斯研发的具有高防伪性的第二代生物识别技术正在像念出“芝麻开门”口令一样,打开更多安全应用领域的“门”。有专家说,指静脉认证识别或将全面取代“刷脸支付”,成为最安全靠谱的支付方式。

 

    记者问许炎是否担心产品被复制,他说,“这涉及知识产权问题,我们正在申请专利。IT行业的产品几乎没有什么是复制不了的,与其考虑怎么不让别人复制,还不如考虑怎么走在这个领域的最前端,把产品做得更好,把市场开拓得更广。”许炎告诉记者,4月上市的智能静脉认证装置已销售了100台左右,今年有望销售500台。下一个版本的智能静脉认证装置已经在研制,很多新的功能会被开发出来,明年就会推出。虽然目前大部分产品会销往国外,但欧计斯也会不断发掘国内新的应用领域。例如,他们已在和政府部门探讨合作可能,将指静脉认证技术应用于社保管理,杜绝养老金冒领等情况。欧计斯的网络工程师王俊告诉记者,“我们不会局限于某个领域,还会预留拓展空间,将其应用到智慧家居上,用于控制门窗、空调、保险箱开关,煤气、烟雾报警等。”

 

    许炎一直强调,欧计斯做的不是一个简单的终端,正在走一条开拓应用的互联网之路,“当我们的智能静脉认证系统实现更大规模的产业化之后,将填补国内指静脉认证产品空白,使得国产静脉认证识别产品在居家、社保、医疗、金融等更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给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上一道‘安全之锁’”。

 

    许炎告诉记者,着眼更长远发展,公司正在积极利用上海加快建设科创中心22条意见,更好地储备人才,吸引更多优秀研发人才留下或回到上海加入企业创新团队,同时定期输送优秀人才赴国外学习取经。“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要在日新月异的技术领域依靠完全的自主创新突出重围,没有人才将一事无成。”许炎郑重地说。(本报记者 沈则瑾)

责任编辑:覃琬芸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