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毕业于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金涛来到一汽-大众,成为生产线上的一名操作工。工作至今的十几年来,他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先进职工、全国机械工业职工技术创新技术能手、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特别是在全国第十九届发明展览会上,他发明的《激光钎焊质量最优工艺》还一举获得了国际发明者协会颁发的IFIA最佳创新发明奖金奖。
勤奋好学的“80后”
属于“80后”的金涛,尽管他拥有从学校学到的不少专业知识,但走上工作岗位后仍然格外勤奋好学,只要生产设备出了问题,他总是帮助维修人员打下手,认真琢磨学习。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他就可以解决生产设备中存在的大多数问题。因此,这个出色的“编外维修技工”很快就受到重视,领导专门派他去公司培训中心进一步学习。为了不耽误工作,金涛晚上上班,白天听课,学好基础知识后还大量翻阅图纸资料,光笔记就记了5本。如此刻苦的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计算机的程序修改等先进技术。在不断运用所学技术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还进行了13项革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据了解,金涛还自学了德语和英语,现在已经可以直接和外方专家进行交流。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把德文的程序翻译成中文,编成手册传授给身边的同事。
昼夜奋战不负众望
2010年,在一次产能提升项目中,外国专家在设备安装就绪后的第六天,发现运行机器人程序时根本不能实现工艺要求,而重新订购所需焊钳则至少要3个月,此时公司项目负责人将希望寄托在金涛团队身上。而他也的确不负众望,连续奋战8个昼夜,每天在现场工作十八九个小时,最终破解了这一技术难题。
十多年来,金涛完成了一个由普通员工到一汽集团公司核心技术人才的转变,成为敢于创新改进的高技能技术人才的青年领军人物。这期间,他共实施公司级别的重点改进项目21项,创新项目33项,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1600余万元,使公司主打产品奥迪轿车的生产效率提高100%。
记者手记
金涛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论以前掌握多少知识,只要到了一个新岗位,仍然会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就所遇到的问题刻苦钻研。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充分体现自身价值,才有可能成为圈内的佼佼者。(作者: 王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