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海孜矿抓住“龙头指标”蓄后劲求发展

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14-09-18

    面对当前严峻的煤炭市场发展形势,安徽淮北矿业海孜矿积极应对市场压力,坚持苦练“内功”,细作“限产提质、节支降耗”大文章,不断深挖内部潜力,为矿井积蓄发展后劲、拓展发展空间。
    海孜矿调整生产布局,控制产量,提质量,服从于淮北矿业发展大局。自8月中旬开始,针对86采区自然灾害突出、断层极为发育,该矿果断做出了暂缓86采区开拓工作,集中开展火成岩、瓦斯等灾害治理专项研究的决策,暂缓了受火成岩、瓦斯威胁,确保将安全这个最大的效益先稳稳收入“囊中”。
    结合矿井生产现状和前景,该矿对今后两年的原煤产量实施了重新定位,设定了目标产量,全力以赴加快III1采区生产准备。经过科学部署,在原计划基础上将III1采区各个面的回采时间提前,理顺并紧扣生产接替各个环节,保证原煤生产细水长流。同时,由总工程师牵头,地质测量、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多部门联动,对矿井生产接替规划实施了“洗牌”。
    一是从设计源头抓起,在工作面设计上注重有效规避断层。对原设计中存在断层的II鄄I1011和III1014工作面,提前设定从底板巷向上采、跳采等举措,并不断研究回避断层的好方法,将断层对煤质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二是跟踪生产过程,压缩支出降成本。坚持省下来、赚回来、降成本、提效益、攒后劲,积极探索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不断优化工作面设计方案,全面推广锚杆支护,从源头上降低成本支出。
    三是千方百计“减负”,让企业能够得以“轻装”上阵谋发展,不断加大原煤分时分运、地面煤矸分流力度,借助煤质管理科工作人员、基层煤质网员强化煤质过程监控,提升原煤质量创“口碑”,储备企业发展“后劲”。
责任编辑:朱振杰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