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将纳米碳作为导电剂可以使碳以较小的碳质量分数均匀地包覆在活性物质颗粒表面,并以网络形式将颗粒连接起来,不但可提高活性物质的导电性,提高电极的充放电效率,而且同时其良好的导热性能还有利于电池充放电时的散热,减少电池的极化,提高电池的高低温性能。本技术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本技术应用于磷酸铁锂材料时,其充放电性能突出(1C容量达到150 mAh/g),循环稳定性好,可在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
市场预测:
本课题研究开发的纳米碳导电剂包覆技术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或负极材料。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新兴的纳米碳直径在几个纳米到几十纳米,长度在几十微米以上,很容易将颗粒型的活性物质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将显著提高电池的大功率性能。同时其良好的导热性能还有利于电池充放电时的散热,减少电池的极化,提高电池的高低温性能,延长电池的寿命。可在新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中得到广泛应用。
投资条件及效益分析:主要生产装置总投资50万元,其中设备费20—30万元,土建费5万元,安装费10万元,流动资金20万元,
合作方式:一次性技术转让或技术合作、入股参与提成。
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
课题组已在实验室成功实现公斤级纳米碳包覆技术,3wt%时电池循环性能非常优异,放电容量达到150mAh•g-1左右,循环26 周后, 电池的容量几乎不变, 电流效率接近100%。
目前该技术已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线状纳米碳导电剂包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