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发电机联系方式

摩擦发电机 

发布单位:北京大学

所属行业:其他

合作类型:意向合作

机构类型:高等院校

供求关系:供应

有效期至:2016-4

价格:面议

    利用能量采集技术,从生活和自然环境采集能量为电子设备供能,是近些年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研究热点。包括IBM、三星(Samsung)、富士通(Fujitsu)等很多业界巨头都非常重视能量采集技术的研发,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发各种类型的微型能量采集装置。但目前仍然处于原型研发阶段,鲜有相关产品面世或推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日本精工。精工公司将惯性能量采集器集成于石英表中,开发了人动电能自充电手表(Seico Kinetic),目前已在全球销售逾1000万只,销售额逾20亿美元。

应用范围:

    微型能量采集技术面对的几乎是一个全新待开发的产业,主要针对分布式无线传感网络(以物联网为主导)、可植入式医疗器件、自供能传感系统、可穿戴电子设备及便携电子设备等应用领域。上述领域中包括手机、平板等便携电子设备的庞大市场毋庸赘述,而无线传感网络、可植入式医疗器件、可穿戴电子设备等。

1、手持电子设备的电能补充:可给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手持设备的电池充电,使手持电子设备超长待机或免充电。例如:

制成透明薄膜与触屏结合,当触动屏幕时产生电量,给屏幕供电,多余的电量可以给自身电池充电,平时感受外界震动产生电能给自身电池充电;

制成手机充电后盖与手机充电电路连接,直接给手机电池充电;

制成独立的手机充电外壳或扁平充电模块粘贴到手机后面,通过USB给手机充电。

2、便携机的供电:在便携机键盘下方放置这种微型震动能量采集器阵列,与电脑充电电路连接,当敲击键盘时给便携机充电。

3、物联网领域:各种物联网传感器的供电(例如交通监控、动物放养跟踪、田间管理、洋流/水系监测、气象探测、环境监控等);

4、其它领域:发电地板、发电鞋底、医疗、自供电玩具、TPMS(胎压检测)等。

技术优势:

微型震动发电机基于摩擦生电原理,采用微纳复合结构的表面材料以及独创的单面摩擦技术,显著提高了发电机的输出性能,其输出电压高达465V,输出电流达到120uA,功率密度为60mW/cm3,无需任何外接电路,即可成功驱动200个以上的并联商用LED工作。加工方法基于较为成熟的FPCB技术,成本低、效率高且适宜于大面积加工和大批量生产。

技术水平:

申请国际专利4项

一种折叠式微型震动发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国际申请号:PCT/CN2013/071363

一种单摩擦表面微型发电机及其制造方法,国际申请号:PCT/CN2013/072522

一种震动发电机及其级联结构发电机,国际申请号:PCT/CN2013/071372

一种微纳集成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 国际申请号:PCT/CN2013/00398

    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0项

一种折叠式微型震动发电机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201310021766.3

一种单摩擦表面微型发电机及其制造方法,申请号: 201310032306.0

一种震动发电机及其级联结构发电机,申请号:2013100221442

一种基于压电摩擦电磁的复合纳米发电机,申请号:201310099750.4

一种微纳集成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010530458.9

一种基于纳米摩擦发电机的主动式可视化湿度检测系统,申请号:201310317692.8

一种高性能纳米摩擦发电机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310319347.8

压电摩擦复合式微纳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310024565.9

一种r型复合式微纳发电机,申请号:201310297913.X

一种基于横向摩擦的单表面摩擦发电机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310293792.1

正在撰写的国际专利2项

拟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8-10项

研究所处阶段:

未来2~3年内项目技术研究开发要做的工作及预期达到的效果。

未来2~3年内项目技术将主要进行如下三方面研究开发:

1.完善微型发电机后端能量管理和存储,实现高效率的AC-DC转换,为电子设备提供完整的自供能方案。

2.对现有知识产权内已开发的几种微型发电机原型进行改进,以现有结构设计为基础,从材料、结构机械性能、封装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研究开发,提高微型发电机性能及使用寿命。

3.利用现有工业研究成熟且广泛运用的柔性印刷电子、纳米压印、注塑成型等制造工艺,开发具有工业生产规模的微型摩擦发电机的制造方法和设备,实现对微型摩擦发电机高效,低成本,高产率,高重复率的制造。

市场状况及市场预测:

市场及其支撑技术目前正处于萌芽或发展阶段,未来3~5年将是其快速成长期,具备极强的增长潜力。

投资与成本估算,效益分析:

过去2年项目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情况。

材料及微纳米制造:30万

制造及测试仪器设备:40万

器件设计、开发:80万

知识产权保护:20万

计划未来3年内投入研发800万元,主要用于开发大规模生产设备、处理电路和自供电产品的生产与测试。预计实现销售1000万元,净利润200万元。

项目所需投资额、融资用途,估值情况及其他投资条款要求。

计划寻找项目支持和风险投资1000万元,技术估值待定。



 
合作方式 初步计划只授权不转让

北京大学

邮箱:webmaster@pku.edu.cn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邮编:10087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