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施工数字化监测系统联系方式

数字化监测系统 

发布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所属行业:电子信息

合作类型:意向合作

机构类型:高等院校

供求关系:供应

有效期至:2016-6

价格:面议

    强夯法处理地基是将很重的锤(一般为100~400kN)从高处自由落下(落距一般为6~40m)给地基以冲击力和振动,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此法最初仅用于加固砂土和碎石土地基。经过十几年的应用与发展,它已适用于加固从砾石到黏性土的各类地基土。强夯法由于具有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和节省材料等优点,很快传播到世界各地。强夯法广泛应用在开山填淤、围海造田等建筑地基处理以及道路、机场施工工程中。

为了保证强夯施工的质量,对于施工时夯锤的重量、下落高程、夯击遍数、夯击点的布置、夯实顺序等关键点都有相应的行业要求,按照已往强夯处理地基的办法,需用人工计数来统计夯击次数,人工计数存在漏记和错计的情况。有一些施工队伍,为了降低成本,不顾施工质量而偷工减料,这就需要对强夯机的夯击位置、夯击数量和夯击时间进行监控,而现有的方式主要还是靠人工统计,人工上报,不可避免地会有乱报工作量的现象发生,不利于对工程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监督。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强夯工况的监控系统,为进一步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提供技术保障。

目前通常使用的强夯监测方法有基于摄像头的图像检测方法、基于光电传感器的检测方法和基于强夯机的脱钩钢丝绳动作的检测方法,由于施工现场尘土飞扬,环境恶劣,前两种方法很难适应现场的工况,难以长时间正常工作;第三种方法又不能监测夯锤的实际提升高度和夯击位置,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强夯机施工质量。

本强夯监测系统使用多种传感器分别对强夯机的夯击位置、夯击数量和夯击时间,乃至夯锤的提升高度进行监控、记录,并且实时传输到监控中心,结合并使用地理信息管理系统GIS,实时显示施工工况,便于业主对施工方的施工质量做出科学的评估,使用数据说话,避免甲乙双方不必要的工程纠纷,及时发现强夯施工中的问题。本系统目前已在北京新机场施工中进行试验,效果良好。

应用范围:

本强夯监测系统可用于各种型号的强夯机的施工监测,能够将每次夯击的位置、夯锤重量以及提升高度信息实时记录并显示在监测主机上,便于对施工质量进行数字化监测和评估。

市场前景:

对于道路、机场等场合的施工质量是业主普遍关心而又不易解决的问题,本系统能够解决月主的后顾之忧。每台作业强夯机都需要安装一台监测终端,每个施工工地只需要配备一台监测主机,市场前景看好。

预期效果:

技术指标:夯锤重量<50吨,提升高度<50米。夯击位置偏差<0.5米,重量偏差小于0.1吨,高度误差小于0.1米

经济指标:假如单台夯机统计人员工资:5000元/月,施工期10个月,需支付5万元。单台监测终端分摊价格不超过3万元,第一个施工季每台夯机可节省2万元,之后施工季零成本支出。

投资规模:

业主只需要一个安装和维护人员,需要为每台强夯机配备一台监测终端,为一个施工工地配备一台监测主机。

知识产权归属: 

独家自主。

合作方式:

提供系统OEM产品以及相关技术支持。

北京交通大学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园村3号北京交通大学信息中心

邮编:1000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