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本团队经近十年的建设,在天然产物分离纯化领域已经建成一支涵盖教授到技术人员的多层次,完备的技术团队,建立了一整套从植物粗提物粗分离-同系组分的富集与粗分离-高效精制的系统性分离策略,配备了各种规格层析柱、浓缩仪、制备色谱、分析色谱、冷冻干燥设备等系统的设备,能够高效快速的从植物粗体物中上规模、成系列的获取高纯植化单体。本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开创性的发展了一些特色分离技术,解决了中药复杂体系分离过程中若干关键问题,如高效双水相分离富集、基于磁性材料的选择性富集、低温脱水浓缩富集等分离新技术,本团队还研制成功了无污染低压柱层析系统,该系统集分离、溶剂回收、溶剂循环使用为一体,较之传统层析分离,极大的提高了分离效率, 减少了有机溶剂对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危害,真正实现了绿色环保的分离。
市场预测:
随着中药、植物药热的兴起,对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也日渐深入。中药的物质基础的阐明,从而有效地为其药效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是中药本身质量提升以及走向世界的有力保证。由于化学结构的复杂性,目前中药质量控制所用标准品来源鲜有化学合成,几乎全部都是来源于植物本身,其过程包括复杂的提取,粗分离,精制过程最终得到高纯度植化单体,经过标定之后成为可用标准品。植物化学成分标准品是植物药及中药质量保障的最核心物质基础,是药品质量标准的标准,此类产品的生产具有技术密集度高、过程复杂、产品附加值大等特点。目前,用于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用的标准品绝大多数购自国外,价格昂贵,如:用于人参质量控制的人参皂苷Rg1标准品,Sigma公司的售价约为3000.00人民币/5 mg(约600万人民币/10克);国内生产的标准品虽相对便宜,但质量与进口产品相比相差很大,没有相关的准确含量标定,使得终端药品产品的质量控制准确度不够;就湖南省而言,在此方面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均明显低于国内的平均水平,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研发、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植物化学高纯度单体也是新药研发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活性明确的植物化学单体又是开发新药的有效的药物先导化合物。除了植物药逐步被社会所认同外,基于植物药而进行新药开发的思路也被大型制药企业及研发机构所接收,自然界的植物在其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合成了许许多多结构新颖、各异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的多样性使其不仅具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生物活性,还常常被发现有全新的作用机制。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taxol)的发现使科学家对从天然产物中发现新药充满了信心。因此,中药、植物药中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以解决植物复杂成分分离纯化的特异性材料开发、用于中药、植物药质量控制标准品规范化标定以及生产等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
投资效益分析:
湖南是植物源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8个中药材种植基地省份之一。近年来,湖南中医药产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但是,湖南中医药产业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在于:中药深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真正的中成药新产品的研发少之又少,大量经典的、有效的传统中药产品二次开发和提高的力度不够,中医药产品科技含量不高。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之一在于高纯度植化单体及标准品的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低下,活性明确的植物化学单体库贮备不够,直接妨碍了高技术含量的新药开发进程。
针对我省的现状,本项目将着重发展植化单体大规模分离纯化方法研究;并开发用于植化单体分离的高特异性分离材料,研究用于天然产物分离纯化的先进、高效的设备,提升我省在此技术领域的整体水平。通过实验室建设,将形成湖南省的植物化学单体分离、制备纯化中心、标准品研发中心,为各药品生产企业提供质量保障基础。标准品质量指标的研究,将提升我国此类产品的质量水平,从而替代进口产品,使得此类产品的市场逐步国有化;形成大规模植物化学单体库,与相关企业共同开发天然新药,形成湖南省的新药研发天然产物筛查物质基础中心。
知识产权及获奖情况:
在技术积累上,本团队已实现部分高纯对照品从毫克级进入10 g制备水平,开发了一批高纯物质制备相关专利,已经获得授权的标准对照品制备工艺专利有:套装人参皂甙标准对照品及其分离制备方法,发明专利(ZL02113930.X,陈波,姚守拙,罗旭彪)。茶氨酸标准对照品的分离制备工艺,发明专利(ZL03118181.3,陈波,姚守拙,朱小兰,罗旭彪,张斐)。高纯度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制备工艺,发明专利(ZL03118201.1,陈波,姚守拙),一种从黄芩根中提取黄芩苷和黄芩素的方法。(申请号201210150241.5,陈波)。开发出了菊苣酸的分离纯化工艺(ZL 200810143072.6 陈波),特别的是,通过与本研究中心的有机小组成员合作,开发出了菊苣酸全合成工艺,能快速的实现上公斤的高纯天然产物的合成,为高纯标准对照物的制备降低成本减少植物资源及环境污染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进一步为新药研制铺平了道路。
合作方式 面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