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
p 微电弧对金属丝材逐层熔化/凝固堆积
p 铣削复合实现高尺寸精度和表面精度
p 原创超声冲击逐层控形控性方法
p 低成本、高性能、高效率
应用:
Ø 成形零件尺寸:0.6m x 0.6m x 0.3m
Ø 材料体系: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
Ø 轻合金中小型复杂整体构件低成本快速制造
涡轮增压器铝合金叶轮 钛合金整体叶盘
扩展阅读:
基于微电弧原理的金属材料3D打印技术可通过短时间、微电流的能量输入,实现小热输入精确控制,从而提高构件的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采用独特的“点”能量输入、逐“点”搭接新工艺,实现热和应力的离散分布,进一步提高金属构件尺寸精度和力学性能。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微电弧铣削复合金属材料3D打印设备采用微电弧增材和铣削减材复合工艺,一次性成型高精度复杂零件的3D打印。此外该装备还植入了新开发的消除内应力和冶金缺陷的超声冲击新技术,形成了逐层“控形控性”的新工艺。该设备采用微电弧原理及金属丝原材料,通过配置多个送丝机构也可实现异质金属材料的3D打印,其设备成本及成形材料远低于激光成形设备及粉末材料,能够实现低成本的3D打印,有利于金属材料3D打印技术的推广及产业化,可实现金属零件的无变形高性能制造。该技术特别适用于对于激光溶化工艺3D打印难度较大的有色轻金属材料的3D打印。该设备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实验。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服务
联系人: 陈柏强
电话:13810639853
E-mail:cbq@bi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