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海水浸蚀超大型玻璃钢管缠绕研究及移动式缠绕设备研制技术联系方式

超大型 玻璃钢管 移动式 缠绕设备 

发布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所属行业:新材料

合作类型:意向合作

机构类型:高等院校

供求关系:供应

有效期至:2017-8

价格:面议

    成果简介:

    成果类型:产品处于成熟期、已形成规模和品牌效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化成果

    关键技术参数或产品性能:

    防海水浸蚀超大型玻璃钢管用类礁石结构材料作为内衬,防海藻类、贝类等浮游生物浸蚀、耐磨性高、粗糙率小。拉伸弹性模量2.02×104MPa,弯曲强度达350.2MPa,悬臂梁缺口冲击韧性为72.11KJ/m2,耐磨度比达27.2×103, DN3200mm夹砂玻璃钢管耐水压爆破压力为23.16MPa(静压),拉伸强度达1229.5MPa;使用寿命为70年。

    获得专利情况:获国内发明专利4项

    获奖励情况:2011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三、产品竞争力(已合作企业产业化情况)

    销售收入:

    2010年39789.55万元

    2011年41153.10万元

    2012年52554.88万元

    2013年59188.22万元

    2014年73913.52万元

    销售利润率 2010年( 34 )% 市场占有率 2010年( 35 )%

    2011年( 38 )% 2011年( 39 )%

    2012年( 36.5 )% 2012年( 415 )%

    2013年( 31.4 )% 2013年( 46.2 )%

    2014年( 33.3 )% 2014年( 50.3 )%

    带动作用:

    民用市场主要应用情况:通过该技术实施生产的产品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解决了北京、天津、深圳等多个城市供水问题及海水资源输送过程中的难题,共输送海水达170余亿m3,淡水270余亿m3。

    对相关行业的带动作用:解决了大型耐压玻璃钢管的缠绕及其制备工艺难题,解决了复合材料防海藻、贝类等浮游生物浸蚀,耐磨性高、粗糙率小等难题。重晶石制成粒径为0.5~40目的粗品,在100份不饱和树脂中加入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粉重晶石粉。混合均匀后,加入固化剂和少许固化促进剂,喷涂于附着有脱膜的表层,其厚度为0.5~5mm,表层缠绕带有不饱和树脂的高强度玻璃纤维,当厚度达到15~20mm时,缠绕2~15mm玻璃纤维布,在缠有玻璃纤维布的表层加入2~20mm厚的夹砂层,再缠入玻璃纤维,带有树脂的玻璃纤维织物层,最后缠入玻璃纤维,在常温下固化30~120分钟,退模,继续固化72小时,可制得密度大于1.6g/cm3任意规格、防海藻类浸蚀污染的耐压玻璃钢管道。为大型复合材料制备开辟了道路,为超大型特种用途夹砂耐压玻璃钢管复合材料制备奠定了平台。

    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该技术的实施生产的产品已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自2010年至今,总产值达26余亿,新增税收3.1亿元。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技术服务

    联系人: 陈柏强

    电话:13810639853

    E-mail:cbq@bit.edu.cn

北京理工大学

电话:13618603822

联系人:to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