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管磨开流选粉节能技术及其水泥绿色制成应用
成果拥有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规模建设时期,对水泥的需求量巨大。2010年我国水泥产量已达18.6亿吨,占全球的55%以上。如此巨量的水泥生产不仅带来能源、资源的高消耗,其生产过程的粉尘污染和CO2等废气排放,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水泥生产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水泥粉磨电耗占生产总能耗的30%和总电耗的70%以上。在现有水泥粉磨技术中,管磨装备与工艺的投资省、维修费用低、运转率高、水泥颗粒级配质量好,因此我国95%以上水泥生产采用管磨技术。但管磨的能耗较高,生产效率低。水泥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以吸纳使用工业废渣,促进废弃物再资源化,既可节省自然资源,又能起到节能减排和治理保护环境作用。但大多数工业废渣坚硬难磨、含水率高、成分波动大,造成生产能耗和成本高、实际利用率低。
本项目针对当前我国水泥生产所存在的制成粉磨电耗高、废渣利用率低、生产环境污染大等水泥绿色制成中的突出技术问题,以关键装备—水泥管磨节能技术创新为核心,结合开展水泥制成工艺配套关键技术研发,形成掌握水泥绿色制成关键集成技术,推广与指导实际生产,以提高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水平。
取得的主要成果:
(1)创新开流管磨磨内选粉技术。发明了立体筛分装置、重力-风选技术、磨内多重分选系统、细磨仓功能装置,开发出高效节能的“开流选粉—粉磨一体化”装备,显著提高了水泥粉磨的节能和生产水平;
(2)开发集成水泥绿色制成关键系列技术。研究开发了湿物料烘干、湿粘仓料配送、偏转扬料烘干、废渣化学-物理复合活化、多组分细粉料高效均化等关键技术,并对关键技术和工艺进行优化和系统集成,有力推进了水泥绿色生产科技进步;
(3)水泥制成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应用研究。根据各种实际生产情况,研究开发出三类9种应用模式:其中,水泥粉磨节能技术改造及装备应用4种、废渣微粉生产应用4种、新建水泥生产应用1种;
(4)大规模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已在全国23个省区的300多条生产线应用,累计生产水泥23660万吨,消化利用工业废渣9500万吨,节电170000万kWh,实现CO2减排7600万吨,直接经济效益约170亿元。
专家鉴定评价本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技术经济优势:可简化生产工艺,节省投资10%~15%,节电10%~30%,提高产量10%~25%,提高废渣利用率10%以上。技术适用性好,既可用于新线建设,也能对已有磨机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适用于难磨物料,为工业废渣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合作方式:合作、技术转让
联系方式:
负责人:李格升 主管:饶凌
联系电话:13971067809 联系电话:13907142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