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可储存可注射型根管充填糊剂
成果拥有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
本技术为无菌封装在一次性使用载药针筒中的预调制糊剂,可在4℃下保存半年以上保持性能不变。使用前只须自然升温至25℃即可使用;结合配套使用的分离式根管填充注射器(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6 2 0007502.8),可直接注入所需部位,并在口腔内温和地固化成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羟基磷灰石(HA),并具有相当的流动性、封闭性和抗菌性。该糊剂使用简便,可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是一种理想的牙根管填充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技术创新点:(1)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2)含有兼有显影和抗菌/抑菌作用的药物缓释纳米载体;(3)能够在普通环境下较长期保存而不变性、不变质,取出后可直接注射使用。
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可储存可注射型根管充填糊剂,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0610058719.6),与其配套使用的分离式根管填充注射器也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专利号:ZL 2006 2 0007502.8);并另申报两项专利(一种根管消炎显影剂及其制备方法、钙掺杂介孔氧化锆粉体制备方法)。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的根管充填糊剂,主要用于根管治疗。牙科材料市场专业程度高,技术含量高。本项目提出的可储存可注射型的根管充填糊剂,不仅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理化性质,而且可以减少根管充填的临床操作步骤,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地保证根管治疗手术的质量。预见在临床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促进我国口腔修复材料的发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自主发展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奠定基础。投产条件:第一期投入250~400万资金,在一年内可形成年产100,000支的小批量生产能力。所需主要设备:连续煅烧高温炉、球磨机、喷雾干燥造粒机、分粒筛选设备、消毒设备、无菌封装设备、检验设备等。生产、封装所需总面积约200m2,要求环境干净,用电100~200KW,无“三污”排放。效益分析: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成本(包括分离式根管填充注射器的一次性使用载药针筒)低于5元/支,售价可在50元/支以上。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联合开发。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冯祖德 电话:0592-2181538/15960298715
E – mail :zdfeng@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