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的催化燃烧联系方式

天然气 

发布单位:厦门大学

所属行业:新材料

合作类型:意向合作

机构类型:高等院校

供求关系:供应

有效期至:2016-10

价格:面议

    成果名称:天然气的催化燃烧

    成果拥有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

    甲烷的催化燃烧在发电厂经常遇到。福建组建的液化天然气(LNG)站第一期250万吨/年已经开工(建于湄洲湾),建成后90%以上的LNG用作厦门嵩屿电厂(每期60万kw,共两期),泉港区电厂(至少是30万kw的发电规模),以及福州电厂的燃料,剩余部分则供福厦线沿途城市居民的家庭燃用气及部分工厂,如厦门明达玻璃厂的用气。采用催化燃烧代替原来的非催化燃烧可使天然气的燃烧更完全,降低助燃空气的预热温度(这些下面还会描述),预计可节省5%LNG,,这部分节约量大致等于厦门市居民全年的用气量,其经济效应是1*105*103 *75/15=5亿元;更何况西气东送的天然气也大部分用作电厂燃料,若同样使用催化燃烧技术,节省的能源资源就更可观了。

    催化燃烧是在燃烧喷嘴上增添催化剂。国外对这种燃烧催化剂大多使用Pd/Al2O3(工作于低于1000℃的场合),其缺点是起燃温度T10(10%甲烷转化为CO2和H2O的温度)较高,约370℃,而且它的活性在燃烧产物H2O的影响下,会显著降低,即耐水性不好;经过对催化剂载体Al2O3掺杂MgO的改性后,催化活性得到了提高,但耐水性仍无改进;改换成单斜氧化锆(m-ZrO2)载体后,T10降至300℃左右,耐水性也得到显著改善,即整体的助燃空气的预热温度可比使用Al2O3载体时降低将近100℃,节约的这部分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5%。本项目原为973计划(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G1999022400)的子课题,经5年多的研究后已取得明显进展。最早采用Mg-Al-O载体,降低起燃温度约70℃,耐水性却仍保持原来的水平, (发明专利CN-01121765.0);接着的改进是在Zr-ZSM-5载体上进行的,除催化活性保持原来的改善外,耐水性已有改进;再来的进展系在m-ZrO2载体上取得。我们还准备再申请发明专利和组织相关的技术鉴定,为逐渐实现工业化创造条件。发电厂已普遍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福建用的是LNG,,省外则用西气东送的天然气,使用量很大。在不计成本的年代,不考虑是否应该节约能源资源的时期,采用催化燃烧与否确实无关紧要,如今我国的能源政策是节流开源,把节约摆在第一位,因而,在使用天然气作为发电燃料的的场合,推广使用催化燃烧是必需的,其可能性非常大。已进行过小型试验,效果较好;接着的技术鉴定还将做更贴近实用的小型试验,进一步的中试和生产规模的扩试将是下一步关注的重点,它需要投入和较大的试验场所。经济效益以福建的年用LNG量为250万吨,节省5%约为10万吨,以现市售石油气15公斤75元计,10万吨的价值为5亿元。

    合作方式:联合开发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蔡俊修、杨乐夫 电话:0592-2185944(办)

    E - mail :jxcai@xmu.edu.cn lfyang@xmu.edu.cn

厦门大学

电话:13720897637

联系人:姚军

邮箱:yaojun@xmu.edu.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