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名称:稳定型Low-E镀膜玻璃
成果简介:
Low-E镀膜玻璃有优良的红外光学特性,是较为理想的保温又透光的门窗材料。国家最近更提出了一个较为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全国每年约20亿平方米的新建建筑有3-4亿平方米的建筑玻璃需求,其中将会有很大的比例采用节能玻璃;另外,全社会已有的旧建筑约400亿平方米需要做节能改造,即使按10%的比例,门窗玻璃的面积也多达40亿平方米。因此,Low-E镀膜玻璃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但目前国内的离线Low-E镀膜玻璃的现状是:一、产品生产主要出自进口的生产线,设备成本较高;二、镀膜产品在一天之内必须由后道工序加工成中空玻璃产品。前者因价格高不利于普及,后者则因稳定性差不利于新产品推广。
本课题组利用自身的真空镀膜技术,从研究开发新的镀膜材料入手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即:一是开发稳定性好的介质材料,解决产品不能外运和难于零星加工等产品推广问题;二是该材料适合简单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并能利用国产的镀膜生产线生产,解决成本价格高等产品普及的问题。
项目来源:自主开发
1. 江苏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项目“稳定型低辐射镀膜
玻璃的产业化工艺研究开发”
2. 江苏省建设厅项目“新型低辐射镀膜玻璃的研究开发”
技术指标:
可见光透射率 可达80%, 辐射率 低于0.1。 优于国家标准。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改变薄膜参数调整这些指标。
创新点:
介质致密性:为了保证简单镀膜结构的有效性,我们成功开发了高致密度的保护介质薄膜,使Low-E镀膜玻璃的性能更稳定、能在空气中放置更长时间。外层保护膜厚度虽然只有0.085微米(即85纳米,远比现有同类商品的膜层薄),最早的实验室样品已经在空气中放置了4年,生产线上做的样品也已经放置了3年半,2003年7月在实验室做的样品,已经在空气中放置了近3年,都还没有发现膜层有视觉上的变化。2004年12月在企业生产线上做的样品在可见光-近红外的光学反射率,相隔一年多的两次测试结果几乎完全一样,说明薄膜内没有出现能够引起光学性质变化的化学反应。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科学技术与产业部 0512-6716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