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PERS食品安全检测仪联系方式

检测仪 

发布单位:厦门大学

所属行业:医药制造

合作类型:意向合作

机构类型:高等院校

供求关系:供应

有效期至:2016-4

价格:面议

    成果名称:便携式PERS食品安全检测仪

    成果拥有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

    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Plasmon-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PERS)技术是由厦门大学田中群院士课题组自主研发的一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通过集成自行研发的PERS试剂,PERS仪器可大大降低复杂样品中杂质信号的干扰,提高检测灵敏度,并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检测与环保、公共与国防安全、生物医学、表面科学等多领域。其部分成果已发表在国际顶级科学刊物《自然》上,受到国际专家的广泛认可。正是基于PERS技术拥有的广泛市场前景,2011年国家科技部筹划并支持立项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仪器研发与应用》(总经费四年8725万),专门进行PERS检测技术及仪器的研制和产业化推广。

    PERS检测仪器在产业化转化方面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已先后成立了“等离激元增强拉曼光谱研发与应用中心”和“厦门市分析仪器研发和产业化中心”,共同推动检测仪器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推广。项目也已与多家公司组成联合实验室,进行仪器工程化研制和检测设备研制。同时项目已针对PERS仪器建立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为仪器工程化建立了完善的工序标准,并进一步开展了PERS仪器技术标准建立和质量认证。最近,项目依托合作公司和高校测试中心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在PERS原型机基础上进行了包括高低温、振动,电磁兼容和软件质量评测等验证。目前已对便携式PERS检测仪器样机(Ⅰ型)性能进行测试,已能满足设计输入技术指标及相关使用条件的要求。通过可靠性标准要求进行测试,验证了设计产品能满足环境可靠性要求。目前样机连续运行平稳,操作稳定,各项指标达到要求,工艺技术成熟可靠。应用范围:PERS仪器具有原位实时、快速灵敏、特异重现、经济简便等特点。结合项目研发的具有自主产权的检测试剂,自行构建的标准图谱库和分析应用平台,PERS仪器已在食品安全、环境与环保、公共与国防安全、生物医学、表面科学等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经过近两年的前期研制,开发出一系列检测危害物质的方法和仪器,如水产品中抗生素残留、调味品中违禁色素、酒品中违禁添加剂、环境水样中重金属、化学爆炸物等物质的检测。现阶段,便携PERS食品安全检测仪的主要客户为政府检测机构和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检测对象为需要现场快速检测的产品。未来的客户群体可以扩展到以家庭为主的个体用户,主要涌入日常生活用品的现场快速鉴定检测。由于基于目前的快速检测技术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并不完善,在检测范围、准确性和检测时间等方面难以满足现有食品安全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检测仪的开发将为食品安全领域提供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测手段,有望迅速进入并占领快速检测市场。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我国现有省市县乡级农产品检验检疫站、疾病控制中心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所、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等食品检测机构2.3万个,根据每10个机构配备便携型PERS检测仪1台的最低容量计算,每台按售价5~10万元人民币计算,该市场容量就有1.2~2.3亿元人民币。除此之外,诸多食品制造企业对技术含量高,销售价格在20万元以下的食品安全检测仪器的需求巨大。2011年末我国各类大中型食品加工制造企业共将近五千家,估算至少有1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与便携型PERS检测仪配套使用SHINERS增强试剂,估算每年仪器消耗试剂的总容量为11.2亿元人民币。由于项目已经开发出产品样机以及相应的较为成熟的检测方法和试剂,因此,项目成果已经具备了技术创新领先、应用范围和市场前景广泛等特点,并具有巨大的市场效益和社会意义。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联合生产,具体合作方式可商议。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康怀志

    电话:0592-2184768

厦门大学

电话:13720897637

联系人:姚军

邮箱:yaojun@xmu.edu.c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