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简介】该技术应用摩擦化学和表面改性理论,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使稀土纳米复合材料沉积于金属基体表面(包括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裂纹自由表面),并利用金属摩擦工作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摩擦化学条件,参与基体和裂纹自由表面上发生的复杂化学反应,如元素的催化渗透,促进生成与基体致密结合的金属陶瓷梯度功能改性层或聚集物,提高金属基体的减摩抗磨能力,阻止微裂纹滋生并使其愈合,增强基体表面的断裂韧性,阻止微裂纹的贯通,防止形成热流通道,提高基体的耐高温冲蚀能力,从而实现机械设备金属摩擦副表面全寿命周期主动防护,达到延长寿命的目的。
【技术特点】
(1)自适应:将机械设备工作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和摩擦化学的不利工作环境转变为实现技术效果的一个必要的有利工作条件,达到抗蚀减磨效果,即“自适应”;
(2)主动防护:利用机械设备传统的涂油防锈、清洁保养等一般过程,进行该技术的实施,既可节省工时成本,又可实现机械设备全过程中的抗蚀减磨防护,即所谓“主动防护”。
【技术水平】
该材料成果形式为油溶性粉体材料,具体理化指标如下:
运动粘度(mm2/s)
400C
77.32
1000C
10.71
粘度指数
125
总酸值(mgKOH/g)
1.52
总碱值(mgKOH/g)
36.78
开口闪点(0C)
211
400C时,铜片腐蚀
1b
密度200C(g/cm3)
0.8925
【可应用领域和范围】按比例添加可应用于润滑油、润滑脂、燃油等领域。
【专利状态】已获得1项专利。
【技术状态】批量生产阶段
【合作方式】合作开发
【投入需求】需要投入资金100万元,并具有生产场地。
【预期效益】经前期发动机活塞试验证明:该技术可有效减轻活塞与缸套之间磨损,修复表面裂纹,提高了发动机寿命,别外在传动机构减磨表面也起到明显效果。如广泛应用,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联系方式】王积忠 0551-5769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