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xind.com/CharacterImg/2017222145725.jpg)
崔启佳
CIO
作为企业的CIO,不仅要制定和实施企业的IT战略规划,还要负责企业实际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信息化团队的打造和管理,工作之忙碌,可以想见。不过对此,《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以前总是“听其声,闻其言”,并未“见其行”。而与飞鹤乳业CIO崔启佳的约访过程,行之所现,让记者深有感触。开会、项目实施、加班、出差等工作内容让他的日程变得紧张而忙碌,多次联系,记者都是希望而至,但终以失望而回。虽有遗憾,但却深表理解。幸运的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沟通之后,采访最终得以成行,俗话说“好事多磨”,这是不是预示着与崔启佳的这次面对面的交流将会收获满满?
从多次的短信、电话交流当中,可以感受到他的谦逊和亲和,他会因为采访不能成约而向记者表达歉意,甚至在见面之后,他还在说:“推脱了这么久,真是不好意思,向您致歉。”其实,话说回来还是记者叨扰了他的工作。
也正是他的谦逊和亲和,让记者对接下来的采访充满了期待。在将近两个小时的交流过程中,从工作到生活、从团队建设到项目实施,再从IT规划到具体实践,每一个方面都详细讲述,每一块讲述中都透着真诚,让人倍感亲切。
IT战略规划也要迭代
崔启佳向记者介绍,目前飞鹤的IT部门整体上实行的是分层的管理体系,组织方式一种是信息化管理部职能板块体系,其下属四个子部门,分别是项目建设组、系统运营组、基础架构组、数据中心。另一种组织方式是矩阵式的项目管理模式,当有大型项目实施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一般单独靠项目建设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信息部其他组以及公司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成立专项项目组,以项目建设组的项目经理带队协调各部门,并在信息部PMO机制管理下,协调各部门在公司层面整合推进。
在这两种模式之下,崔启佳关注的是整体的规划落地以及战略方向的把控。比如说,当飞鹤全面明确要向移动化转型的时候,他大概深入思考了一两个月,最后决定不管是内部的协同办公,还是在营销管理和消费者服务层面,未来都需要全面向移动端转型发展,所以说对IT战略方向的判断和把控还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他还需要跟进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比如智能制造项目群制定的业务目标和价值收益、阶段性目标是否合适以及所有的目标是否形成业务核心能力体现企业整体的投入和产出。
具备了清晰、高效的规划和管理体系,飞鹤IT战略的规划和实施就显得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自2011年以来,飞鹤大概经历和落地了两代IT战略规划。第一代IT战略规划,飞鹤信息化主要关注四个能力的建设,其中包括食品安全控制能力、企业生产经营的内部管理能力、营销管理能力以及消费者服务能力。这一时期,信息化建设主要侧重从单向支撑向集成整合方面发展。
从2015年开始,飞鹤进行了IT战略规划的迭代。这一时期关注于IT打造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何为IT核心能力?“IT 必须具有竞争性和收益,就是说它是一种核心竞争能力,是带有在市场上辅助或者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不仅仅是企业的基础能力。”崔启佳如此说到。
为了支撑IT核心能力的建设,在总的IT战略规划之下,飞鹤还实施了四项IT战略分支:
一是智能制造战略,指的是以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载体来重组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资源。企业整体的智能制造业务体系包括业务自动化、生产数据采集、物流仓储、供应链等流程的智能化操作。无论是物流现场的拣货、发货、装箱、装车、发运等环节,还是分销领域所有的经销商,都需要用PDA扫码枪进行产品的扫码。而门店所有的导购都要用手机来进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采集产品以及消费者的信息,以便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是移动互联战略,其定位是重组企业、消费者以及渠道的关系。企业与渠道之间要使用PDA扫码枪进行信息采集,并通过网页或微信端管理经销商,目的是通过移动化将多方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实时接收并反馈企业的业务信息。另外,自去年5月份开始,飞鹤向导购推出了门店管理APP,所有的门店导购要使用该APP进行销售数据的提报以及消费者信息的采集。还有就是今年年底,飞鹤将上线会员服务,这样一来移动化将覆盖整个经营和消费者服务环节。
三是大数据战略。飞鹤将业务系统中沉淀下来的数据分为两类:一类是交易性数据,这类数据将进入数据仓库;另外一类是维度和指标型数据,这类数据进入数据标准化平台,最后将两类数据进行统一,并在上层系统当中进行展现,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从而在数据门户上清晰反映出企业业务的实际开展情况和业务、半成品、成品均有唯一身份识别码“二维码”,使用工业采集器对生产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全程掌握最为精准的基础数据资料。采用GE中控联网,能够实时监控生产环节各项指标数据;对生产现场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生产环节中出现的故障,并能实时报警,方便第一时间进行排查。
四是仓储与物流智能化。建设自动化立体仓库及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实现自动仓储,库存自动监控;对所有物料,半成品的领用、投料、出入库都进行电子扫码操作,保证数据的精确性及完整性;对来源及半成品进行统一编码处理,方便自动化管理及物料核算。
团队价值观塑造至关重要
为了支撑企业的IT战略以及智能工厂建设,崔启佳在人员梯队的建设和团队人员的打造方面也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在进入飞鹤之前,崔启佳有着丰富的信息化从业经历。不仅在高校、大型制造业集团、外资制造业企业从事过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还去过咨询公司,负责企业的IT战略规划、企业的流程再造、企业的信息化评估和考量,直到进入飞鹤乳业。
从他的工作经历中不难看出,信息化贯穿其中,作为主线,始终不曾动摇过。当被问到是不是有长远职业规划的时候,他表示,希望在信息化这个专业领域里争取有所建树,也希望信息化管理不再仅仅负责基础设施的运维,而是成为企业核心能力打造过程中以及变革过程中的一个助推力。
坚持着这样一个信念,再加上丰富的从业经历,使得崔启佳认识到,在信息化团队的建设中,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至关重要。如今,在飞鹤内部,将价值观体系总结为“正心、求真、务实、求果”八个字。正心、求真讲的是做人的哲理,务实、求果讲的是做事的哲理。而这八字“真经”也深深影响到他对团队价值观体系的打造以及人员的选择、提拔、晋升。另外,他还在不断优化团队人员能力的模型。在他的团队当中,项目建设组会有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两个角色。项目经理主要负责资源的协调和项目的把控,而产品经理负责场景的打造。系统运营组以前只有系统管理员,他们只是负责基层运营、集成运维以及一些问题的表面层治理,但涉及到业务优化、流程重组就要求一些项目主管人员具备业务顾问的思维。
“飞鹤现阶段还在不断地建系统,IT部门要思考系统建完之后的IT治理。目前,我们正在搭IT治理的模型,因为没有IT治理体系的保障,很多项目或建设性工作容易失控。”同时,他也表示,IT部门要走到企业发展的前面,需要提前思考,并做好人才的储备。
从今年开始,他更多的是在协调一些外部资源。他希望飞鹤与供应商不再是简单的项目雇佣关系,而是一个伙伴关系,并希望供应商能够在未来两到三年,甚至三到五年之内,能够在这个业务领域陪伴着他们一直走下去。同时希望他们能够在这个项目上为飞鹤提供一些咨询性的介入。比如当SRM系统上线的时候,他们就希望项目实施方除了提供系统的操作培训之外,还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些采供的管理理念、供应链的管理理念,包括发动他们的第三方资源为飞鹤提供一些培训。
工作与生活并不好平衡
工作和生活有时就像天平的两端,一边下沉了,另一边自然就会上升,而要实现平衡似乎又很难,因为人不像冷冰冰的砝码,总会有所侧重。
就像崔启佳所说的那样,身处在婴儿奶粉这个快消品行业里,为了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每个飞鹤人都在透支着自己的时间,大部分人员都是生活让位于工作。
他提到,在个人生活上,也是跟工作联系到了一起,除了带领团队进行一些团队建设之外,也会时常参加一些线下CIO活动或者沙龙,这也占据了他周末的一部分时间。
乍一看,他业余时间的安排其实挺丰富,然而细细看来,留给家人、陪伴孩子的时间却很少。受工作的牵绊,也只能留有一些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