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版 4.0 释放新活力 产业升级再获契机

发布时间:2015-06-04

陈宇

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要实施“互联网+”计划,这种提法意味着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信息的工具,已经成为承载一切新产业的平台,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记者:您如何理解就业政策4.0版?
 

    陈宇: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从2002年开始时主要服务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1.0版,发展到当前鼓励创业和促进就业的4.0版,就业政策的作用和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就业政策4.0版对推动人才到孵化新兴小微企业就业,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动国家产业升级,特别是培育创造创新型引领人才有重要意义。
 

    创业和就业现在是实现富民强国宏大目标的新抓手,是催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为此,我们人社系统一定要特别注重和产业、财政、金融、贸易、税收、工商等部门的紧密协作,大力优化地方经济环境,提升经济活跃度和开放度。这是现在做好创业就业工作的关键。如果没有良好的经济氛围,不能调动起人民群众高昂的创新创业热情,一切都无从谈起,我们的新就业目标也无法实现。
 

    基本经济形态革新产业升级再获契机
 

    记者: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陈宇:就业政策4.0出发点不仅仅是解决老百姓找工作的问题,主要是由于我们正处于生产力变革、时代大变革的前夕。在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人类正面临第三次生产力飞跃,要创造的是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全新社会和全新文明。全球性的产业变革已经开始,现在已经表现出以下一些新特点:
 

    第一,以电力电网、石油管线和公路铁路为基础的传统产业平台已经让位于新产业平台———以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平台。
 

    第二,新型多元廉价能源,特别是可再生性能源将逐步替代传统的不可再生性能源。
 

    第三,大型生产制造业的主导作用迅速下降,工业时代的生产模式(标准化、大规模、低成本),将被未来时代的生产模式(柔性化、全覆盖、高价值)所取代。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将面临严重挑战;程序性规范性、操作性工作岗位将被专业软件和智能机器取代。由于可以迅速获得低成本信息和无边界市场的支持,新型小微企业将迅速崛起,主要依靠智力智能和创造创意的工作岗位将大量产生。
 

    第四,创新呈现爆炸态势,这种创新将不再是渐进的,而是颠覆性的。
 

    第五,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发生了变化。农业时代是土地引领,工业时代是资本引领,而未来时代明显呈现了人才引领的特征。
 

    基于互联网的影响,未来的经济形态至少可以看到以下几点:
 

    第一,导向:消费者导向和消费者价值将完全占主导地位。
 

    第二,生产:柔性的、定向的、单件的、优质的、小批量的,同时又是高度分散和高度协调的生产,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
 

    第三,资本:全社会的众筹化资本将取代今天的私人垄断性资本。
 

    第四,信用:互评化信用取代今天的企业和公司专断的自评式信用。
 

    第五,货币:各种类型的民主化货币必将挑战单一的依靠国家权威的货币。
 

    第六,企业:各种类型的社会责任型企业将逐步取代今天只服从于营利冲动的企业。
 

    第七,就业:个性化的、多种形态的就业模式,取代今天单一的谋生型就业模式。
 

    大力发展服务业释放人才红利
 

    记者:就业政策4.0版对我国下一步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哪些启示?
 

    陈宇:当前我们的就业政策必须高度密切关注新兴产业,特别是关注新型服务业的发展,我们的就业政策要向新型服务业倾斜。这需要财政、税收、工商等部门积极配合,落实简政放权,降低进入服务业的门槛。
 

    过去我们多次强调:种植业和制造业的规律是“减员增效”;而服务业的规律是“增员增质”。这个规律现在没有变。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将来吸纳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
 

    最近,国务院专门批复同意在北京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北京市将成为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总之,服务业即将成为容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而且,由于现代服务业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在急剧上升,对员工整体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为当前就业难的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和创业机会,对教育事业也是有力的支持。所以从长远看,我看好中国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事实上,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难题关键在于调整心态,更好地与社会对接。
 

    另外,要充分理解未来经济是人才引领型经济,未来时代是人才红利时代。创新创造创业型领军人才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这也是我国未来高校毕业生

责任编辑:覃琬芸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