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虽然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从各月度累计看,2月、3月、4月、5月、6月增速分别为11、9%、11.9%、11.8%、11.8%、11.8%,波动幅度比较小,而且从4月起均持续平稳增长(详见表1)。由此可见,全区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九成以上行业增加值不同程度增长。从行业上看,上半年,在全区40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的行业有37个,占行业面的92.5%;但增速同比回落的行业有26个,占行业面65%。其中,增长比较快、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98.4%,其他采矿业增长74.6%,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5%,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29.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1.1%,汽车制造业增长16.8%,医药制造业增长1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9%。
(二)近八成主要产品产量增势良好。从产品产量上看,上半年,在全区重点监测的24种主要产品中,19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占主要产品面的79.2%;其中,增速较高的产品有瓷质砖、化学药品原药、塑料制品、发酵酒精、氧化铝、精制食用植物油、汽车、成品糖、钢材、饲料和钢化玻璃等11类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1.8%、24.4%、18.2%、18.1%、16.7%、16.3%、15.5%、13.2%、13.2%、11.2%和10.5%。但由于受市场低迷的影响,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面有所收窄、增速持续放缓,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面收窄达16.6个百分点。在实现增长的19种主要产品中,有14种产品的产量增速同比回落,钢材、水泥、铝、稀土、机制纸、十种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品的产量增速回落在13.9%以上。(详见表2)
(三)产销基本衔接,但出口明显下降。从销售情况看,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4.2%;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6.2%,比产值增速高1.5个百分点,说明产销基本衔接、顺畅。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受外需不足的影响,1-6月,广西工业品出口交货值为322.20亿元,同比仅增长0.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影响较大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两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分别下降63.6%和28.9%,分别下拉全区出口交货值增速6.2和1.9个百分点。
(四)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从效益上看,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为356.68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较快;比4月、5月分别提高1.7和1.5个百分点。
(五)北部湾经济区在加速领跑。从地区分布上看,上半年,南宁、桂林、玉林、北海、防城港、钦州、来宾、崇左市等8个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尤其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防城港、钦州”三个市的增速最快,分别高达25.8%、19.9%和19.3%,排全区前三名;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北钦防”四市合计增速高达16.7%,高于全区4.9个百分点。北部湾经济区规上工业加速领跑的原因,主要一是由于新增企业拉动十分强劲,如北海市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新增入库的6家企业,新增产值28.8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2个百分点;二是规模较大的超亿元企业发挥了中坚力量,如防城港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84家,同比增加12家, 超亿元企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94.3%,对规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112.6%,拉动增长19.5个百分点;三是一些新增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亮点
(一)重工业仍是工业经济主导力量。从经济总量看,上半年,全区规上轻工业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为31.8%,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5.7%;而重工业累计增加值所占的比重68.2%,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4.3%。从增长速度看,全区规上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增幅高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比规上轻工业9.2%高出3.8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幅同比回落近4个百分点。(详见表3)
(二)小微企业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生力军。今年上半年,全区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6.3%,高出全区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0.5%,贡献率首次超过大中型企业(详见表4),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生力军。全区扶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非公有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增长活力。1-6月,全区非公有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0%,比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2个百分点,比国有工业企业高5.7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0.5%,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个百分点。
(四)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上半年,全区规上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4%,比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0.6个百分点。尤其是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更快,增加值增速分别高达88.5%、25.5%。
(五)传统支柱行业依然是中坚力量。上半年,广西传统支柱行业企业,充分利用市场、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倒逼机制,千方百计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成本和提质增效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发展。上半年,全区六大传统支柱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超过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4.3%、14.2%和11.9%。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则分别增长9.2%、4.0%和2.8%。六大传统支柱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45.7%,对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到39.6%,拉动增长4.6个百分点。
三、 当前全区工业生产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新增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加速动力不足。今年上半年,广西新建投产并纳入规上统计的工业企业不仅数量偏少(仅9家),而且规模较小(拉动产值增长只有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新增21家相比,减少了12家,拉动产值增长下降0.5个百分点。此外,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因种种原因有307家企业退库。
(二)企业生产费用成本增长过快。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62.73亿元,同比增长11.6%; 主营业务成本7074.84亿元,同比增长11.8%。成本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收入的增长的速度。同时,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管理、财务等费用分别存在12.7%、7.7%、5.0%、14.2%的增长;亏损企业占全部规上企业比重为22.0%,亏损面同比持平;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亏2.1%。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长过快,不同程度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三)高耗能行业拉动作用减弱。当前,广西正处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必将制约广西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六大高耗能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增幅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2.9%,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拉动3.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四)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明显。上半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个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7个百分点; 购进价格指数近4年来首次低于出厂价格指数。尽管扭转了购销价格倒挂现象,但一些主要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十分明显,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5个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4个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5.9个点。
(五)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内需方面,在生产及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公共服务开支、商务消费和批零住餐市场发展有所放缓;在社会保障不完全到位、居民收入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国民消费需求未能完全得到释放,生产及消费需求不足,必然对工业生产产生影响。外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工业出口持续低位徘徊,上半年,广西工业品出口交货值为322.20亿元,同比仅增长0.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11.0个百分点。这对于出口依赖度较大的地区或产品,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六)工业投资增速回落比较大。上半年,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66.99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3.1%,同比增长18.4%,增幅低于上年同期5.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额同比增长21.7%,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不足,必将导致下半年乃至明年的工业发展后劲乏力。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虽然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从各月度累计看,2月、3月、4月、5月、6月增速分别为11、9%、11.9%、11.8%、11.8%、11.8%,波动幅度比较小,而且从4月起均持续平稳增长(详见表1)。由此可见,全区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一)九成以上行业增加值不同程度增长。从行业上看,上半年,在全区40个大类行业中,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的行业有37个,占行业面的92.5%;但增速同比回落的行业有26个,占行业面65%。其中,增长比较快、增幅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行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98.4%,其他采矿业增长74.6%,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4.5%,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29.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1.1%,汽车制造业增长16.8%,医药制造业增长1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4.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4.3%,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增长1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9%。
(二)近八成主要产品产量增势良好。从产品产量上看,上半年,在全区重点监测的24种主要产品中,19种产品产量实现同比增长,占主要产品面的79.2%;其中,增速较高的产品有瓷质砖、化学药品原药、塑料制品、发酵酒精、氧化铝、精制食用植物油、汽车、成品糖、钢材、饲料和钢化玻璃等11类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同比分别增长41.8%、24.4%、18.2%、18.1%、16.7%、16.3%、15.5%、13.2%、13.2%、11.2%和10.5%。但由于受市场低迷的影响,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面有所收窄、增速持续放缓,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面收窄达16.6个百分点。在实现增长的19种主要产品中,有14种产品的产量增速同比回落,钢材、水泥、铝、稀土、机制纸、十种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品的产量增速回落在13.9%以上。(详见表2)
(三)产销基本衔接,但出口明显下降。从销售情况看,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94.2%;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6.2%,比产值增速高1.5个百分点,说明产销基本衔接、顺畅。但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受外需不足的影响,1-6月,广西工业品出口交货值为322.20亿元,同比仅增长0.1%,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个百分点。其中,影响较大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这两个行业出口交货值分别下降63.6%和28.9%,分别下拉全区出口交货值增速6.2和1.9个百分点。
(四)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加快。从效益上看,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为356.68亿元,同比增长25.8%,增速较快;比4月、5月分别提高1.7和1.5个百分点。
(五)北部湾经济区在加速领跑。从地区分布上看,上半年,南宁、桂林、玉林、北海、防城港、钦州、来宾、崇左市等8个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过全区平均水平,尤其是北部湾经济区的“北海、防城港、钦州”三个市的增速最快,分别高达25.8%、19.9%和19.3%,排全区前三名;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北钦防”四市合计增速高达16.7%,高于全区4.9个百分点。北部湾经济区规上工业加速领跑的原因,主要一是由于新增企业拉动十分强劲,如北海市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新增入库的6家企业,新增产值28.8亿元,拉动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2个百分点;二是规模较大的超亿元企业发挥了中坚力量,如防城港市产值超亿元企业达84家,同比增加12家, 超亿元企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94.3%,对规上工业产值的贡献率达112.6%,拉动增长19.5个百分点;三是一些新增行业如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工业生产增长的主要亮点
(一)重工业仍是工业经济主导力量。从经济总量看,上半年,全区规上轻工业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为31.8%,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5.7%;而重工业累计增加值所占的比重68.2%,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4.3%。从增长速度看,全区规上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0%,增幅高于上年同期0.1个百分点,比规上轻工业9.2%高出3.8个百分点。轻工业增幅同比回落近4个百分点。(详见表3)
(二)小微企业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生力军。今年上半年,全区小微企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6.3%,高出全区平均水平4.5个百分点,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0.5%,贡献率首次超过大中型企业(详见表4),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生力军。全区扶持小微工业企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非公有工业企业继续保持增长活力。1-6月,全区非公有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0%,比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2个百分点,比国有工业企业高5.7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0.5%,拉动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个百分点。
(四)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上半年,全区规上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4%,比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10.6个百分点。尤其是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发展更快,增加值增速分别高达88.5%、25.5%。
(五)传统支柱行业依然是中坚力量。上半年,广西传统支柱行业企业,充分利用市场、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倒逼机制,千方百计通过技术改造、降低成本和提质增效等方式,有效地促进了发展。上半年,全区六大传统支柱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增长超过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14.3%、14.2%和11.9%。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则分别增长9.2%、4.0%和2.8%。六大传统支柱行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增加值45.7%,对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达到39.6%,拉动增长4.6个百分点。
三、 当前全区工业生产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新增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加速动力不足。今年上半年,广西新建投产并纳入规上统计的工业企业不仅数量偏少(仅9家),而且规模较小(拉动产值增长只有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新增21家相比,减少了12家,拉动产值增长下降0.5个百分点。此外,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因种种原因有307家企业退库。
(二)企业生产费用成本增长过快。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62.73亿元,同比增长11.6%; 主营业务成本7074.84亿元,同比增长11.8%。成本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收入的增长的速度。同时,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销售、管理、财务等费用分别存在12.7%、7.7%、5.0%、14.2%的增长;亏损企业占全部规上企业比重为22.0%,亏损面同比持平;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亏2.1%。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长过快,不同程度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三)高耗能行业拉动作用减弱。当前,广西正处在工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必将制约广西高耗能产业的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六大高耗能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增幅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32.9%,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对全区规上工业增长拉动3.8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四)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明显。上半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个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7个百分点; 购进价格指数近4年来首次低于出厂价格指数。尽管扭转了购销价格倒挂现象,但一些主要行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十分明显,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5个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6.4个点;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5.9个点。
(五)市场需求仍显不足。内需方面,在生产及消费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公共服务开支、商务消费和批零住餐市场发展有所放缓;在社会保障不完全到位、居民收入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国民消费需求未能完全得到释放,生产及消费需求不足,必然对工业生产产生影响。外需方面,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缓慢,工业出口持续低位徘徊,上半年,广西工业品出口交货值为322.20亿元,同比仅增长0.1%,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11.0个百分点。这对于出口依赖度较大的地区或产品,影响是比较明显的。
(六)工业投资增速回落比较大。上半年,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66.99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3.1%,同比增长18.4%,增幅低于上年同期5.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额同比增长21.7%,低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不足,必将导致下半年乃至明年的工业发展后劲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