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举行的深圳机器人与自动化发展国际研讨会透露的信息显示,伴随着制造业转型的渴求,以及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器人带来的改变日渐显现、成果浮出水面。深圳机器人联盟调查显示,机器人行业犹如一座冰山,海面上的一角是较负盛名的家用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大批未以“机器人”命名的企业则潜藏水下,被称为“水下企业”。目前,我市机器人和自动化产业的产值超过200亿元。
机器人“上岗”应用加速
据深圳机器人联盟秘书长毕亚雷介绍,目前珠三角企业使用机器人的年增速已经达30%,某些行业的增速甚至达到60%。在装配、点胶、搬运、焊接等领域,以往只有大企业才能承担的自动化装备,如今由于成本降低以及“用工荒”等因素,被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使用。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统计显示,去年深圳机器人和自动化产业的产值超过了200亿元,大规模应用工业机器人的深圳企业包括众为兴、固高、富士康、福士、银星、华数、大族、配天、佳士、亿和、日东、雷柏、莱恩等。最新数据表明,富士康在深圳已有超过1万台机器人,计划3年内机器人的使用规模达到100万台。
让机器人取代工人是众多企业的诉求,对此,毕亚雷认为,使用多少机器人、哪些环节适用机器人,需要设立科学的技术认证过程。专家分析,如果企业通过机器人实现产业转型,工厂的转产将不再需要变动生产线,只需要修改软件就行。
责任编辑:朱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