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了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工程目标、主要任务、组织方式和保障措施。方案提出,到2016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实现浅海装备自主化、系列化和品牌化,深海装备自主设计和总包建造取得突破。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等形成系列化,深海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半潜式生产平台等实现自主设计和总承包,水下生产系统初步具备设计制造能力;升降锁紧系统、深水锚泊系统、动力定位系统、大型平台电站等实现自主设计制造和应用;深海工程装备试验、检测平台初步建成。
到2020年,全面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技术,具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与建造能力,形成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总装建造、设备供应和技术服务的产业体系,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明显提升。此前公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至2015年行业年销售收入要达2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到2020年行业年销售收入要达4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占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规划同时强调,到2015年中国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要达到30%以上,2020年则要超过50%。相关专家指出,实施方案将重点目标放在突破深远海油气勘探装备、钻井装备、生产装备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力求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工程示范应用,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及系统配套能力,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这对于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从要素支撑到创新驱动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到2020年,全面掌握主力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技术,具备新型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与建造能力,形成较为完整的科研开发、总装建造、设备供应和技术服务的产业体系,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明显提升。此前公布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至2015年行业年销售收入要达2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较“十一五”末提高3个百分点,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到2020年行业年销售收入要达4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占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规划同时强调,到2015年中国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要达到30%以上,2020年则要超过50%。相关专家指出,实施方案将重点目标放在突破深远海油气勘探装备、钻井装备、生产装备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力求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工程示范应用,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及系统配套能力,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这对于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实现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从要素支撑到创新驱动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