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BMS产品的“汽车级别”之路还有多远?

来源:电池中国网  发布时间:2016-07-11

    电池管理系统(BMS)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电池系统的关键部件,时刻监控调整电池组的使用情况,从而达到保证电池组使用安全、延长电池组使用寿命的目的。可以说,BMS的质量水平和技术水平直接关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知名BMS制造商普瑞均胜电动交通执行董事毕绍夫(M. Bischoff)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一款好的BMS产品,其性能必须是“汽车级别”的,这一点却被一些企业所忽视。那么,我国本土BMS生产企业的“汽车级别”之路又该如何走呢?

    

本土BMS产品的“汽车级别”之路有还多远?

 

    加强主机厂与生产企业之间的对接

 

    技术参数及标准的缺失,是目前国内BMS市场主要困局之一,而想要打造出“汽车级别”的BMS产品,就需要生产企业加强与主机厂之间的对接工作。这里的主要难点在于,我国的BMS生产企业比较纷杂,主要有专业BMS生产企业、主机厂以及一些电池厂商。专业BMS生产企业与部分主机厂本来就存在竞争关系,加之大部分专业BMS生产企业直接与动力电池厂商进行沟通,并没有与主机厂接触,这就造成了专业BMS生产企业缺乏整车企业运营参数,而主机厂想要自己研发BMS系统却又缺少BMS运行方面的经验数据。

 

    由此看来,想要提高BMS产品的质量水平、加强主机厂与专业BMS生产企业之间的沟通,就需要主机厂认清企业的优势与短板。未来国内BMS市场的可预见趋势是逐渐走向集中化、专业化,主机厂与其在不擅长的汽车电子产品领域里苦苦摸索,不如加强与专业BMS生产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实现双赢局面。

 

    好产品并非一蹴而就

 

    BMS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变得异常火热,但BMS生产企业需要认清的事实是,BMS作为汽车的核心部件,无论是在可靠性还是寿命方面,想要达到“汽车级别”的要求,就要在电动车辆应用方面积累大量可靠的实际验证经验和数据。一些企业认为,只要短期内掌握了研制BMS的方法,制造出的产品就能够立即应用于实际。但事实上,一些劣质产品投入使用半年或一年后,就出现了大批量质量事故。

 

    BMS在本质上属于汽车电子行业,它的研发、品质管控体系都必须遵照汽车行业的标准。研发成功后,需要经过严格的环境可靠性测试,如沙尘、盐雾、潮湿、淋雨、高温、震动、疲劳、电磁干扰等一系列的功能性检测,耗时数年。我国BMS相关行业标准即将出台,这也就意味着国内BMS行业生产会更加严格规范。

 

    “量体裁衣”和“可扩展性”

 

    当前的动力电池存在磷酸铁锂、钛酸锂、三元材料等多种技术路线,不同类型的动力电池对BMS的相应要求有所不同,而BMS的可扩展性决定其是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电池。

 

    以电动大巴车和乘用车为例,这两款车的运营模式决定了BMS在设计、使用中的注重的性能特点。电动大巴车运行时间长,所以更重视电池的续航里程,对于BMS制造商来说,这就需要“控制策略”,即BMS产品需要偏向控制电池充放电方面的性能。乘用车更关注电池充放电的稳定性能,BMS则偏重于实时的电压控制和在线预警等方面。因此,BMS生产企业想要生产出“汽车级别”的产品,需要在产品性能差异和可扩展性方面有自己的优势。

 

    小编认为,本土BMS生产企业想要达到“汽车级别”的水平,一方面需要加强与主机厂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另一方面需要投入精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目前本土BMS较之国外优秀产品仍有一定差距,值得庆幸的是,我国BMS相关行业标准即将出台,这对提高国内BMS整体行业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责任编辑:覃琬芸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