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气的频发,公众对于环保问题的关注,使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希望所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把推动和普及新能源汽车作为了一项重点工作。据悉,新能源指数基金加速入场布局,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长期成长路径清晰,但是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推广任务的完成情况仍然不尽如人意,其原因到底为何?
近日,新能源汽车概念股的利好不断。首先,据工信部消息,2015年3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35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2005年1月份至3月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54万辆,同比增长3倍。
其次,新能源汽车概念股陆续高分红受到投资者热捧。上周公布年报的上汽集团和宇通客车两家公司分别推出了每10股派13元(含税)和每10股派10元(含税)的现金分红预案,股息率分别达到5.1%和3.3%。加之之前每10股派7.5元的福耀玻璃(股息率5.5%),以此来看,乘用车整车、商用车整车和零部件的龙头公司都推出了高额现金分红方案,预计未来随着行业增长中枢的放缓,战略转型与注重股东回报的公司将受到资本市场认可。
第三,近期交通部发文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国网公司发布2015年智能电网项目建设意见中明确提出,建成投运“三线一环”高速公路城际互联快充网络。
据悉,今年是新能源汽车产销目标50万辆的考核年。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力争在2015年达成新能源汽车产销量50万辆的目标,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中汽协统计显示,2014年新能源汽车共生产7.84万辆,销售7.48万辆,比2013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但是业内人士称,尽管2014年产销大增,但是推广计划仍有较大差距,若要达成2015年销量50万辆的目标,仍然有较大的难度。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认为,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投资增速出现期末效应,迎来销量真正爆发的第一年,行业基本面出现拐点,预计销量达20万辆,2016年预计增长50%至30万辆。随着充电桩补贴、“十三五”新版补贴方案陆续落地,整个板块迎来行业高景气和政策共振的行情。
海通证券认为,政策仍具加码空间,充电桩有望成为政策重点支持领域。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所考虑重点因素包括产品成熟度、运行经济性、充电便捷性等因素息息相关。目前市场可选车型以及产品可靠性已明显提升,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求;受益于“国补 地补”双重支持,新能源汽车在生命周期内已具备明显经济性优势;惟一不足的是充电桩分布密度低,充电时间久,充电便捷性不足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推广的核心因素。
“充电难”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未来国家有望出台针对充电桩建设及运营的补贴新政,大力推进充电桩的基础设施建设。小编获悉,近期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政府陆续推出了大规模建设充电设施的发展规划。在各地政府的带动下,充电设施将迎来一轮建设高峰期。
一个完整的充电站,包括直接充电设备、配电设备、管理辅助设备三个部分。其中,直接充电设备是充电站的核心,一般占充电站成本的50%左右。据分析人士预测,到2015年,直接充电设备市场容量可望达到24亿元以上。在这个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相关上市公司将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有望引发资本市场的持续追捧。
在目前电动汽车保有量有限的情况下,充电桩、充电站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商业化推广。业内分析,仅仅单纯依靠增加充电设施的数量显然还远远不够,而搭建一个完善、高效、布局合理的充电服务网络才应该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所要突破的关键。要想解决充电桩问题,有两项工作亟待突破:一是搭建一个充电桩的信息平台,将所有的资源呈现其上,方便车主查询、使用;另一个则是在加快公共充电桩建设的同时,打破行业之间的界限,使更多的充电桩纳入公共服务的范畴中,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