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一个运动休闲界潮人的出行装备或许会成这样头:戴智能头盔、身穿智能服装、手戴智能手表、穿着智能跑鞋、脚踏智能自行车,用着智能手机……如今“智能”一词简直被人们用“绝”了,各行各业似乎都在开始研发智能产品,而智能自行产产品也开始日渐盛行。近日乐视体育携手成熟的飞鸽车业在京发布了一款智能自行车后,百度、小米、乐视乃至姚记扑克都开始争相布局智能自行车。
智能自行车是否被大众埋单还是未知数
通过对比目前各家智能自行车的功能描述后,小编发现,所有品牌总的思路都是在自行车中内置智能芯片,安装一些传感器,集数据统计、地图导航、路线分享、安全防盗、设备绑定、移动社交等功能于一身,并结合相应的手机应用程序对运动、健康等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当然,各家的卖点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那么,这些看起来都十分高大上的功能究竟真的能加分还是噱头大于实际呢?自行车及铁人三项赛爱好者黄先生表示,智能自行车虽说是个新鲜事物,但在运动健康领域,很多专业的智能设备及手机APP已经基本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车灯、导航等可以自己买来配装,各种运动和健康数据,专业的运动手表功能已经十分强大。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一个手环加一个手机APP也已足够。智能自行车这个概念相当于是把多种功能集合在了一起,有些卖点还是挺吸引人的,但大众是否会为此埋单,目前还不得而知。”
具有丰富组装自行车经验、自行车骑行发烧友邵明也表示,智能自行车目前呈现出的这些功能对他这样的专业人群来说太“鸡肋”,对普通百姓价位又太高。
他表示:“买不起智能自行车?试试马蹄铁吧,让你28寸的老永久分分钟变智能。”马蹄铁团队这样介绍。举例来说,买一个小小的可以内置传感器、装在自行车气门芯上的黑纽扣形小设备,你就能够记录下自己的各种骑行数据。通过一系列价格相对便宜、专为自行车打造的智能配件,人们也能把自己的传统自行车变“智能”。
业内分析,听起来挺炫的智能自行车,普及到千家万户却没那么容易。不少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难以接受这样的价位。“从家里骑到地铁站,四五百块的车够了,反正我不会买智能自行车。”在一家律师事务所上班的年轻白领曹彦楠对记者说。
还有网友表示,这些厂商除了各种酷炫功能外都一致强调骑行安全,却忽视了头盔的重要性。“再牛的功能和显示,真撞上什么东西摔倒了,没有好的头盔还得挂彩。”
平衡伪智能和刚需 让智能自行车真正给用户带来便捷
斑马联合创始人方云舟提到,“可能这个对消费者没有明确的定位,但是市场有很隐含的东西,市场有任何产品都会有吸引力。目前就全球市场来看,所有的智能自行车都没有打到痛点上,都是伪智能。消费者愿意多花钱去购买伪智能的还是比较少的。”
是不是伪需求,智能到底有没有用,是现在智能自行车留给很多行业人士的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唯一的答案就是设想靠谱的场景和产品形态去实验和尝试。
从几位大佬的回答来看,在目前环境、交通状况的压力下,消费者更加注重骑行这种新能源的方式。目前的智能自行车虽然还在为是否伪智能和刚需的问题中辩解。但用户会对市场上出现的创新产品充满好奇,在经过行业中产品的依次迭代,真正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是能够为用户带来真正便捷、智能的自行车。
方云舟表示:“传统的自行车厂家都是在自行车的基础上加入模块进去,很多产品会加上连接智能手机的码表;但是其他智能自行车厂商就会在智能系统上做文章,他们会重点放在传感器和品牌的服务上。”说明了他们创业项目会在品牌和服务上比较注重,据了解,斑马团队的产品定位相对高端。
乐视体育副总裁李大龙说:“智能自行车今后将会成为城市交通环境中的一分子。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智能自行车,让更多开车、坐地铁的人重新捡起骑自行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