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年勇在2014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发言时表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推动监管,让汽车管理走上法制化的道路。
年勇指出,过去的10年是中国经济不平凡的1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中国的汽车产业也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汽车产量已经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不过,他也指出,在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到能源、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制约,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水平不高,自主品牌发展落后等。他特别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的宏观管理存在管理环节多、层次多,重前置审批、轻事后监管等问题,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汽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同样也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年勇表示,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汽车的宏观管理要走法制化的管理道路。
年勇提出,发改委作为宏观管理部门,突出要抓的事情很多,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任重道远,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是推动创新,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解决汽车发展面临的能源、交通、安全等制约,使若干重大关键技术能够迅速突破,实现产业化;其次,是要改变过去宏观管理模式,使管理能够逐渐走向法制化的轨道。年勇称,发改委目前正在研究,使法律覆盖汽车产业的全生命周期;再其次是推动监管,要改变过去那种重前置、轻中后期的监管模式,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使管理水平、管理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以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年勇认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基础雄厚,而且中国的市场巨大,只要改革创新,通过政府、社会、企业界共同努力,我国的汽车产业一定能够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
年勇指出,过去的10年是中国经济不平凡的1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中国的汽车产业也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汽车产量已经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不过,他也指出,在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受到能源、环境、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制约,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研发水平不高,自主品牌发展落后等。他特别指出,我国汽车产业的宏观管理存在管理环节多、层次多,重前置审批、轻事后监管等问题,已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产业发展和汽车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汽车产业同样也到了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年勇表示,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汽车的宏观管理要走法制化的管理道路。
年勇提出,发改委作为宏观管理部门,突出要抓的事情很多,汽车产业的发展也任重道远,最重要的任务首先是推动创新,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解决汽车发展面临的能源、交通、安全等制约,使若干重大关键技术能够迅速突破,实现产业化;其次,是要改变过去宏观管理模式,使管理能够逐渐走向法制化的轨道。年勇称,发改委目前正在研究,使法律覆盖汽车产业的全生命周期;再其次是推动监管,要改变过去那种重前置、轻中后期的监管模式,进一步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使管理水平、管理能力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以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
年勇认为,中国的汽车产业基础雄厚,而且中国的市场巨大,只要改革创新,通过政府、社会、企业界共同努力,我国的汽车产业一定能够不断迈上新台阶,实现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