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槛低品质差 保健电器市场待规范

来源:中国工业报  发布时间:2014-09-03

 近年来,以足浴器、按摩器具以及按摩椅为主的保健电器行业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但目前行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调整,主要体现在产业发展不均衡、产品营销通路不清晰,对保健电器改善人体健康状态的意义传播不充分,产品的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不完善等。
    日前,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保健电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朱军在会上指出,准入门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无序等问题,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企业、行业和相关组织携手合作,提升产品的消费者认知度,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品质,创造产业良性的发展环境。
    行业发展迅猛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保健,保健小家电不仅受到老年消费者的青睐,也很受中青年人的欢迎。目前保健按摩小家电的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功能也日益细化,从高达数万元的高级保健床、保健椅,到价格只有几十、几百元的手持式按摩器、足浴按摩器、揉捏按摩器等,应有尽有。统计数据显示,保健电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今后10年将是保健电器发展的黄金10年。”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光荣信心十足地展望未来的市场。他介绍说,日本家庭保健按摩器的普及率达到了40%,韩国也达到了15%,但是我国尚不足1%。因此,市场空间广阔。据粗略估算,目前足浴器产品的年产量约为2300万台,国内销量约为700万~800万台,按摩椅年产量近百万台。
    朱军表示,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和“亚健康”人群比重的不断增加,无论是足浴器、按摩椅还是保健按摩器具,均会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即便是价格动辄上万元的按摩椅,也因为庞大的市场需求的推动,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在35岁~55岁的消费群体中,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亚健康人群呈现不断上涨态势,按摩椅的主力消费人群也在不断上升。
  市场亟待规范
    近年来,各地相关部门针对保健按摩器具的质量抽检均显示合格率不高。陕西省质监局在2013年第三季度按摩器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综合判定合格样品23个批次,样品批次合格率为76.7%。有7批次样品不符合标准规定,涉及按摩器具产品的标志和说明、输入功率和电流项目不达标。江苏省工商局2013年针对健身器材和按摩器具进行的商品抽检显示,合格率仅为27%,主要不合格指标为标志和说明、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接地措施等,主要原因为部分厂商对产品标准理解不够全面,制造技术和生产工艺不够成熟,对产品未能及时跟踪检验等。
    由于技术含量低,一些生产厂家在进入这个行业时,起步阶段几乎无一例外都是仿冒。有些仿制者干脆“一步到位”,把国外的按摩器械拿来“高仿”。正是这种低门槛进入导致的无序局面,带来了安全隐患。 
    目前,作坊式的小企业偷工减料,在安全器件上降低成本的做法,扰乱了市场环境,对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产生了影响。对此,主流企业呼吁,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保健电器专委会成立后,能够在建立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正确引导消费观念等方面发挥作用。
    就足浴器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市场准入门槛的相关机制。为此,有企业建议,应继续推进将足浴器纳入CCC认证目录,同时完善产品安全标准体系。据悉,目前GB/T26206-2010《注水式足部按摩器》已确认将修订;同时,有关部门还在酝酿制定足浴器能效等级标准。
    针对按摩椅行业,林光荣表示,随着按摩椅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推广与应用将会更加广泛,这就要求产品技术要保持更新换代,单纯依靠模仿和仿制,以后将难以在市场上生存。因此,按摩椅厂商必须加大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力度,并针对我国消费者的特点不断研发新产品。
    随着企业在芯片、电脑程序等核心技术上的不断进步,按摩器具较之以前也有了很大变化。和以前只能揉腰捶背不同,现在的按摩器具的功能日趋完善。一些企业通过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给整个保健电器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更多的信心。多数保健电器企业负责人表示,只有专注于技术更新,加强产品品质和企业内部管理,才能谋求更高、更快的发展。
责任编辑:朱振杰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顶部↑